郭文芹:了解改革開放歷史 堅持改革開放初心
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之際,為弘揚和傳承“五四”精神,進一步學習理解改革開放史,增強對參與改革開放事業的使命感、責任感,中改院機關黨委、團委組織開展了《親歷改革:與青年談改革開放》讀書交流會。以下是中改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所所長郭文芹的分享摘要。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作為改革開放的實際受益人,我們年青一代學習、了解改革開放歷史,客觀、全面、準確看待改革開放歷史,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相信我們在場的很多人都看過《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可以說這部電視劇給很多不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年輕人上了生動的一課。有網友在電視劇結束后紛紛詢問,“覺醒年代有續集嗎?”我對有個回答印象深刻:“你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續集。”同樣的,閱讀《親歷改革:與青年談改革開放》,學習了解改革開放歷史,也就是在追溯我們現在幸福生活的來源。在讀完遲院長的《親歷改革》一書后,我主要有三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第一,改革開放的初心與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在《親歷改革》一書中,多次提到“改革開放是‘逼’出來的”“不改革只能死路一條。”無論是市場經濟的提出與確立,還是農村改革、民營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最初都是為了解決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存發展問題。雖然書中很多故事我沒有體驗感,但是也有一些腦海深處的記憶在閱讀過程中跑了出來。
比如說住房改革。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一直住在父親單位分配的筒子樓里,廚房和廁所都在公共走廊,非常擁擠。1998年,常州市開始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制度,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全家就搬到了商品房,有了自己獨立的空間。
又比如說鄉鎮企業的發展。在上小學之前,我一直跟隨母親、外婆生活在常州武進的農村。我的印象里,白天都是外婆帶著我在田里干活,而母親則是去村里的煙花爆竹廠上班。后來我上學才知道,那是村里的企業,才知道“蘇南模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常州城市工業發展強勁,“大城市學上海,中小城市學常州”的口號響徹全國。這一時期的常州,城市工業企業是龍頭,鄉鎮企業是龍身、龍尾。1988年,常州市農村有鄉鎮企業6687家、職工53.94萬人,分別比1978年增長1.16倍和2.46倍,吸納了近半數的農村勞動力進入鄉鎮企業。199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500家最大鄉鎮企業中,常州市有25家,并且有62家跨入大中型企業行列。到90年代末,常州鄉鎮企業已從以集體經濟為主,發展為以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才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力量。
第二,改革開放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
書中講了遲院長親身經歷的重大改革,可以看到,任何一項改革的推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逐步深化認識、逐步推進的過程。比如,我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從提出到現在的“決定性作用”也歷經30余年的發展。
第三,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與過去相比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再改革了、不需要再開放了。從國內看,貧富差距、老齡化問題、階層固化等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去破解;從國際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國,需要通過改革開放破局。
過去40多年的改革開放,解決了我們的生存發展等基本問題,解決了國家積貧積弱的問題。當前及未來我們國家和人民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仍需要我們年青一代扛起改革開放的旗幟,堅定走改革開放之路。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青年,代表著朝氣與活力,代表著奮斗與拼搏,代表著創新與創造。作為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生逢其時,面對國家和民族對我們的期待,我們重任在肩;作為改革研究智庫的一員,堅定地走在改革開放之路上,需要以小我融入大我,堅持家國情懷、執著精神,以個人的點點微光照亮前進的方向!